2021年3月4日下午,3月5日上午,全国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和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现代管理学院组织师生通过观看直播、网络收听、收看新闻报道等方式,关注两会盛况。
李克强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向人大代表做了政府工作报告。回顾过去,倍感艰辛。过去一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战疫情、抗洪涝、抓脱贫、稳大局,交出了一份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描绘蓝图,振奋人心。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今天的会议为我国未来五年直至未来十五年的发展质量、结构、速度、规模、效益、安全指明了方向。
听听老师们怎么说:
郗永勤院长: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们围绕加快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提出了许多战略的提案,对推动我国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具有重要意义。这既是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塑造国家产业竞争优势的重要举措,从战略高度和全局视角,为我国“十四五”时期产业规划和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张其春常务副院长: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十四五”的主要目标、今年的工作目标和今年的部分重点工作,这为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指明了方向。乡村振兴是未来几年政府的重点任务,高校应当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大的担当和作为,要全面了解乡村振兴的人才需求,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助力乡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全面振兴;要在乡村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与乡村产业实现无缝衔接,积极为乡村开展层次多样、内容丰富的职业培训,真正发挥高校的功能。
童正容老师: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如期召开的两会使命特殊、意义非凡。两会是民生问题的集中讨论场,是了解未来民生政策的透视窗,乡村振兴、社会保障、教育公平、住有所居、数字化生活等等,都与民生直接相关。所谓“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起点。每一个普通公民,做好自己的事,接力奋斗,未来定不负所期。
李双荣老师: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打赢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但未来仍有不少困难需要克服,例如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建设带来的挑战。全国“两会”的召开,及时提振了我们的信心,也让我们深受鼓舞。作为教工党员,我们要充分学习领会全国“两会”精神,在攻坚克难中推进学校的精准转型、变道超车,书写“十四五”的精彩奋斗诗篇!
杨吉华老师:收看了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备受鼓舞,倍加振奋,最大的特点就是实事求是,系统全面,成就总结到位,困难估计充分,思路清晰得当,举措切实可行。我校在十四五期间将面临重大突破、重大转型,认真学习和全面贯彻政府工作报告精神对于我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名党员和教师,我将牢记自己作为共产党人的光荣使命,认真履行自己的岗位职业,努力做好教学和科研工作,教书育人,为学校发展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同学们也展开了热议:
20广编林艺玲:此次两会召开的意义十分重大,必然将在中国的发展留下重重的一笔,从两会报告中,我们学习到了很多东西,得到了很多启示,能让我们更快的成长,更清楚的了解国情,更好的关注国情,更好的关注未来。此次两会有九个关键词分别是远景目标,民生刚需,健康中国,乡村振兴,绿水青山,健康中国,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正风反腐,与世界共处9个关键词。作为大学生,我们也应当主动去了解国情,立足国情,学习两会精神,从而规划自身发展。
20酒管曾小耿:学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精神,就要“咬定青山不放松”,笃定前行。新的一年也充满新的未知和挑战,我们应当把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干事创业的长久之功,作为时刻引领、指导、激励我们工作生活的“灯塔”“罗盘”,常常洗涤思想、磨砺意志,时时自我对照、调准“航向”,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学习感悟新时代的新机遇、新理念、新做法中,坚守初心,笃定前行。
20行管刘星宇:2020年以来,面对新冠疫情、汛情,无数平凡的中国人化身为英雄儿女,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以艰苦卓绝的战斗赢得了来之不易的胜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当前历史的“接力棒”传递到我们这一代人手里,对于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的学生党员来说,要深入群众、融入群众,向广大人民群众学习,以民为师,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助力。

师生们反响热烈,既对祖国发展中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赞不绝口,又对祖国未来的美景充满希望。希望大家深刻领会和学习“两会”精神,立足本职工作,勤奋学习、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学校的建设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