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党员基本情况
施玮,女,1981年4月生,200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阳光学院CEO学院文化育人党支部书记,她现任乡村振兴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在学术领域,施玮同志担任教育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评审专家库专家、福建省乡村振兴研究会产业专委会成员、福建省应用型财经类专业教学联盟电子商务专业委员会理事等重要职务。她曾荣获“全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成为党员教师的典范。
全省高校优秀党员称号证书
二、故事内容
施玮同志,作为福建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自佩戴党徽的那一刻起,就铭记着永不懈怠的精神。作为党员教师,她怀抱着立德树人的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始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她就是来自阳光学院教学科研一线的共产党员——施玮。
潜心教研,匠心“育”英才
文化育人,打造课程思政标杆。作为文化育人党支部书记,施玮深知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引导学生成长的过程。她打通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课程思政融合,开设了《乡土文化资源开发综合实践》《文化营销》等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乡村振兴人才研修班”。在她的课堂上,通过讲述下党乡、赤溪村、柏洋村、北墘村、南岩村等乡村振兴的实践案例,将爱国爱家、文化自信等思政元素融入到课程中,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她的引导下,学生们参与了多个乡村文化调研项目,如寿山乡茶盐古道文化调研等,不仅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了智慧才干,更是让学生在资源禀赋各异的乡村中锤炼了意志品质。她指导的“智力助农,服务乡村振兴”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荣获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立项。阳光学院智力助农服务乡村振兴大学生实践队也两次荣获福建青年五四奖章。
教改创新,沉淀乡村振兴教育资源。在教学一线,施玮不断探索乡村振兴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她讲授的《乡土文化资源开发综合实践》课程获评福建省社会实践一流本科课程。她带领学生深入北墘村、永安村、白玉村等现实场景,将历届学生的课程作品如黄酒文化墙、五风党建文化海报等作为真实案例,让学生在学中思,做中学,鼓励学生把文化资源概论、市场调研、营销策划等专业知识转化为乡村振兴实际成效。施玮的教学模式不仅在校园内获得了高度评价,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2020年,施玮作为主要负责人,成功获批题为“服务乡村导向下‘校-企-村-社’跨域工作室制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福建省重大教育改革项目。2022年,施玮主笔的《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商科人才培养创新案例》被选为福建省高校新文科建设的优秀案例。一系列教改质量工程项目的申报与建设,优化了教育教学模式,沉淀也丰富的乡村振兴教育资源,提升了乡村振兴育人成效。
福建综合频道报道施玮现场教学的画面
公益助农,智力“助”振兴
十年耕云,成就省级示范村。施玮同志及其团队在过去十年中,以“服务三农、促进乡村振兴”为使命,扎根十年助推北墘村的持续发展。他们针对北墘村的实际情况,设计并实施了一系列定制化的帮扶项目,包括推广当地特色的子孙孝黄酒杯、建设黄酒文化墙、举办黄酒导游培训班等,有效提升了村庄的知名度和形象。在这些初步成果的基础上,施玮同志进一步推动了北墘“孝文化”的提升、孝文化馆和北墘书院的建设,策划推动“花朵返乡计划”的实施,这些举措极大地促进了北墘村的文化和经济发展。如今,北墘村已经实现了从贫困到振兴的显著转变,被认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并荣获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的称号,成为乡村振兴战略成功实施的典范。
北墘村乡村振兴故事馆中关于施玮和阳光学院师生团队的介绍
授之以渔,提升乡村内生动力。在扎根北墘助农的同时,施玮同志及其团队还深入福州、宁德、泉州、漳州等地农村,以乡土文化资源开发为核心,利用市场营销、文化资源开发等专业知识,对乡村资源进行了系统的盘点和特色凝练。通过帮助村民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及其附加产品,团队有效提升了当地农产品的附加值。在施玮同志团队的帮扶下,46个村落中的4个(包括屏南县代溪镇北墘村、寿山乡白云村、岭下乡富竹村和福安市南岩村)成功被评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他们的努力和成就也受到了多家省、部级媒体的关注和专题报道。
施玮同志深入乡村的田间地头,与村民同吃同住,了解在地村民的真实需求,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咨询服务,努力培育村庄发展的内生动力。施玮同志也把研究搬到农村,针对“如何提升在地村民的内生动力”“如何科学有效进行特色乡土文化的开发”等现实问题进行探索,坚持研究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她的这些工作,不仅帮助农民解决了“如何发展”的实际问题,也提高了农民的综合能力,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不忘初心,凝心“铸”师魂
初心不改,争做铸魂育人好教师。从教近二十年,施玮同志教学改创新、智力助农的脚步从未停歇,为了进一步提升个人专业育人和服务技能,积极攻读博士学位,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始终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大局意识,为学院发展贡献力量。在提升个人专业育人水平上,开拓进取,攻读农村社会管理的博士研究生,先后获得一级电子商务师证书、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考评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互联网营销师)、考评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电子商务师)等,参与“全国直播电商赋能乡村振兴暨人才培养高峰论坛”,与西安交通大学、宁波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30余所高校进行深入交流,不断提升个人助农水平。
模范引领,助推青年教师成长。在提升个人乡村振兴育人与服务水平同时,施玮同志积极与青年教师结对子,赋能青年教师成长。作为大导师,组建乡村振兴导师组、文化育人导师组,通过集体备课、集体调研与实战,提升导师团队的的整体育人与服务水平。在担任乡村振兴战略研究所副所长期间,施玮同志主持获批“闽台乡土文化社区研究中心”,持续深耕乡土文化资源创意开发、闽台社区比较与融合领域。她积极推动青年教师制定个性化的教研计划,鼓励他们将乡村振兴的研究方向与自身专业紧密结合,深化在特色文化资源开发、小微区域战略管理学、以及两岸乡村发展模式比较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在她的引领和鼓励下,教师团队的科研项目取得了显著成就,共有41项省级及以上立项,这不仅增强了乡村振兴理论的研究深度,也扩大了其实践应用的广泛影响。
施玮在马尾人大代表论坛做“特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主旨发言